孤寂者的內心對人際關係的觀感和解讀,仍帶有許多未成熟狀態,以及未社會化階段所認定的判斷。
若是你是一位想改變與人關係的孤寂者,那麼你可能要願意冒險,試著打破過去既定的人際關係偏見(設定),不以過往的經驗就毫無辨識和分化地推論到其他的人際關係上。
如果,你願意嘗試走出自己的保護塔,開始接觸及認識這個未知的世界,那麼你眞正要做的是去勇敢發現和勇敢體驗,不帶著自己的預設立場,和自己預先設定寫下的腳本。
任何好的人際關係之所以能夠建立,在於能連結對方的心思和心情,也就是讓對方也感受一種不斷裂、不被忽視、不困窘的尊重感。
因為你對生命的愼重以待,人們會感受到這種被好好對待的心意。
雖然傾聽很重要,但不是沉默就代表正在傾聽。許多人都需要被傾聽,但在乎關係的人,也會重視對方在傾聽後的回應,因為他想要知道和了解對方聽完之後的觀點或感覺。
除非不在乎關係的人,他只要「說」,只需要聽眾(一種工具),卻不想得到任何的回饋和反應。
所以,孤寂者化解孤寂的機會就是要學習傾聽,聽聽看別人的世界是什麼樣的一個世界,特別聽聽看在對方描述的話語裡,他的內心正感受到什麼?他正在描述什麼樣的經歷和心情?
這個練習,可以讓你去發掘這個世界,不是只執著在你認定的那個世界。我們在走出自己的保護塔過程,必然會看見「我」以外還有更大的世界。開闊自己的視野,看見不同的世界、不同的人,是重要的歷程。
就像是你在旅行,在旅程中會遇見各種形形色色的人,你要做的是,提升你的好奇與興趣,聆聽及閱讀別人的生命展現和閱歷。
如果,你有想和別人連結關係,即使只是短暫一瞬間也很好,因為經驗値需要積少成多,累積出量多質改變的自然變化。
練習把關心的焦點從自己轉為別人吧!
當你試著眞正地關注別人,用心聆聽及感受別人時,你有機會離開自己的焦慮。
我們之所以那麼的焦慮不安,那就是我們膠著在自己的表現,不斷地質疑和不安自己該怎麼表現,因為太聚焦在自己身上,反而更加緊張和不安。
如果你能先練習關注別人,好好地觀察及熟悉別人,那麼專注關注別人的你,會降低無意識的焦慮。
但千萬別急著立刻有什麼成功,這種帶著目的性的嘗試,也會引發更多的焦慮。活在現代,我們時常有焦慮,因為那來自一種對成功的渴求和羨慕。
我們很想掌握,很想擁有,於是,失落和挫折也就無情地打擊我們。
如果,我們能接受、試著接納我們會遇到的當下,無關好壞對錯,都是一種情況,一種我們需要歷練和經驗的情況,然後試著安穩走在自己的路上,走好自己的步伐,學習及面對自己的學習,那麼,所有的情況都是我們可以認識自己的過程,也是啟發與啟動內在自我的過程。
#《療癒孤寂》搶先讀
11/27(五)正式啟動預購·11/30溫暖出版
博客來:https://lihi1.com/h9ENi/su
誠品:https://lihi1.com/Auaf5/su
金石堂:https://lihi1.com/xkzF0/su
momo:https://lihi1.com/nffyb/su
天下網路書店:https://lihi1.com/pfLXi/su